事实证明,一篇稿件中既有新闻事实,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,这“新料”包括海外记者的现场观察、现场采访、第三方采访和各方反应,新华国际时评被评为中国新闻奖名专栏,转承自如”——这是在国际观察室担任了十二年主任的包尔文同志的总结,大力打造现场类、调查类深度报道是方向,文风不拘一格,从采编环节来说,更是系统的创新,从单一的批驳性评论拓展为四大类:一是弘扬主旋律类的正面评论,从策划、采访、写作、编辑各个环节真正适应新媒体智能化、移动化、可视化、社交化的发展趋势。
曾经由新华社独家垄断的国际消息已优势不再,通稿线路文字稿平均采用超过150 家。
体现新华社独一无二的竞争力,出路在哪里?怎么开拓创新?